如何不让孩子被AI取代?(2)



分类:教育观察   阅读:

人类有世界的全景认知,人工智能只认识世界的碎片。人工智能具有超强的学习既往经验的能力和模仿能力,但缺乏真正的创新能力。它们可以学到数万本畅销小说的常规套路来写作,但是它们没有出于自己内心情感和想象力的写作。

情感沟通、综合看世界的能力、发自内心的创造,才是人超越于人工智能的独特优势,也是我们教育体系的重要目标。

我们如何做呢?

我们希望从学龄前教育开始,逐渐向学龄教育过渡。

2岁到7岁是孩子大脑突触发展的高峰期,也是皮亚杰区分的前运算阶段,这个阶段的认知发展对孩子形成符号和抽象认知,具有很重要的作用。只有在这个阶段让大脑做好准备,才能在小学阶段进入抽象学习。

我们希望给父母和其他看护者,一套得心应手的陪伴素材,让陪伴更快乐更丰富。

父母和看护者的情感陪伴,是孩子学会情感沟通的课堂。情感交流能力在未来必定是职业的刚需。而父母和看护者有时心里希望陪伴孩子,但在一起的时候却找不到方法,我们希望给出好的素材,让亲子之间的交流更频繁自然。

我们希望进行真正的融合式通识教育,带孩子全景看世界。

学科分割安排学习内容固然有清晰的好处,但是缺乏对世界的综合认知。人类的常识系统就是综合所有学科,建立世界的全景模型,而这正是人类智能的竞争优势。我们希望带孩子站到更高的地方,俯瞰世界,对世界有多角度、跨学科的立体认知。

视野不是你记住多少碎片,而是你如何串联它们。

我们希望给孩子鼓励性的环境,让他们把天然的好奇心和想象力转化为持久的创造力。

每个孩子都是世界的精灵,他们在年幼的时候头脑中都充满天马行空,充满大胆尝试,只是成长的过程中,能力的缺失、压抑与忽视让很多孩子变得胆怯、保守、僵化。

我们希望抛出创造性任务,给孩子脚手架的支持,让他们从小感受到探索的乐趣,体验到尝试的自信。

爱、世界、创造力,这是我们对教育的信念,也是我们希望传递的内容。

我们想做的教育,会是什么样?

前面说了我们想做的教育,是面向未来的优质教育,优质的内容,我们已经在打造,那教育理想的另一半,共享教育,让每一个孩子分享,能否做到呢?

我们的设想包括两个主要部分:一部分是教育的免费公开,一部分是教育的循环系统。

我们会推出免费公开的阅读计划,包括书单、围绕图书进行的知识讲解和哲思思辨课程,可以给学龄前的孩子进行通识启蒙教育。其中所有内容都是我们专业团队的原创,还包含着给父母和看护者的建议,以便父母更轻松、高质量地陪伴孩子。这些内容,我们希望向所有家庭免费推荐,也希望能推荐给贫困地区的幼儿园,给他们带去一点点课程资源。

我们还会推出由付费课程和公益教育结合而成的教育循环系统。

我们原创线上线下课程,付费销售,经受市场的选择和检验,而商业所得可以帮助我们给贫困地区儿童开公益课程,商业做得越多,我们可以支持的公益教育就越多。

我们相信,在未来新技术一定可以创造出更多更好的教育工具,但必须有商业模式的创新才能让工具帮助到所有孩子。

我们还希望号召越来越多人加入这场教育的变革,与我们同行,组成教育的生态系统。

在未来,新的知识、经验、能力越来越多样,传统终身教师很可能无法满足多门类的需求,如果各个领域的引领者都能将自己的智慧贡献出来,教育系统本身就成了活水,相互激发,迸发出火花。

我们相信,未来是所有人教育所有人的时代。

我们会将自己的理想做大,邀请各个领域达人加入我们,再把好的内容推向所有孩子。一所封闭的精英学校从来不是我们的梦想,我们相信,每一个中国孩子都值得获得好的教育内容。

(本文转自WePlan童行计划,作者郝景芳)

·上一篇文章:学习力教育是家庭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
·下一篇文章:森林教育,拉近你与自然的距离

转载请注明转载网址:




版权声明: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,仅作为参考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,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!


上一篇:学习力教育是家庭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

下一篇:森林教育,拉近你与自然的距离


  相关推荐
友情链接